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职工作品 >

我家的家风

来源:蔡春荣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9日  浏览次数: 7240

打印

       我的理解,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对其成员的要求并形成共同遵守的承诺和家庭教育的氛围。我家的家风,说起来有许多方面,诸如安分守己、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等等,但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我把它归纳为“知识改变命运”。

       我家住在农村,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是四世同堂。上有曾祖母、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几乎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下有我们5个兄弟。但那时曾祖母已是长期卧床,祖父身体尚可,能参加生产队劳动,祖母身体不好,但仍需帮忙做许多家务。全家的生计就靠父母和祖父3个人在生产队劳动挣到的工分维持。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还好对付(那时候自由放养,虽然营养不良,但身体好像都还可以,医疗费不多),但随着我们兄弟几个慢慢长大,衣食负担明显加大,并且逐个陆续到了上学的年龄,各种费用日益增加,家庭负担不断加重,加上随着祖父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愈发虚弱,全家10口人的生活重担早早地全部压到了我父母亲两个人的肩上。

       要知道,那时的农村完全是靠劳动力吃饭的,除了从生产队劳动得到的工分换取并不充裕的粮食外,没有别的收入,缺乏劳动力就意味着吃不饱饭,缺衣少粮是常态。

       就在这个时候,周围大部分的家庭都有孩子陆续缀学回家的现象,要么帮做家务,要么去学点小手艺,或者出海打鱼,年龄大些的只要到了可加入生产队挣工分的就加入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总之就是想方设法减轻家庭的负担,让生活过得宽裕一点、轻松一点。

       那时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一些读完初中、高中的学生照样回家务农,看不到任何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因此许多家庭不想把任何资源浪费在读书上学上。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父母亲、我的曾祖母、祖父祖母都始终没有放弃督促我们兄弟上学,他们总认为读书会有用的,而且也将是孩子们寻求出路的途径。其实当时的状况,我们兄弟也都有多次放弃学业的念头,但每次都被父母严厉的批评教育所屈服。就是这样,父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克服了种种困难,婉拒了好心人的劝说,也承受了许多人的嘲讽,用毕生的力量,不仅坚守着再苦再累再难也一定要让我们把书念下去的朴实信念,并坚定地把它灌输给了我们,确保了我们5个兄弟一个不少地全部完整地上完了高中,并都陆续考上了大中专院校、完成了全部学业,成为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更多贡献的人。那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成绩单在当地是鲜见的,曾一度被传为佳话。

       如今,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家风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但父辈们留下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家风却仍牢牢铭记于我们兄弟心中,并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