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职工作品 >

工作随笔

来源:黄力行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1日  浏览次数: 6978

打印

       题记:每每走过一段路程,人们都会习惯停下回头看看,或喜或悲,苦乐自知。人们都希望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都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雕刻出一段不悔的岁月,可殊不知,被雕刻的往往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记得在来地勘院报到的路上,我心情就像是要去新的学校,即将见到新同学那样紧张而好奇。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可能要很久很久才会“毕业”。对于自毕业三月有余,辗转三地,两次离别的我,对于这样和集体在一起的生活让我更期待,更向往。在向往之余,我也有些许担心,毕竟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之前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地质勘查,和一群我未曾遇见过的人——地质人。
       在电视上偶尔也见过对地质工作者的报道,他们是和平时代的资源战士,为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在公众关注之外的地方挥汗如雨的工作。尽管对地质工作的辛苦有所预见,但在近一个月的工作之后,我还是受到了一些震撼。
我所在的综合办,是地勘院的“后勤部”,为全院上下的工作提供支援服务,在这,虽然不用出野外实地,但也可以体会到地质工作人员的辛苦。
       我们的主任,“小张”姐,一位在地勘院工作二十余年的老地质人。张姐在工作上一位雷厉风行,坦白直率的领导,而在生活上是一位热心助人,对朋友同事关怀备至的大姐。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不少年纪比她轻的同事也把她唤作“小张”的原因吧。副主任晓文哥,一个在南方少见的内蒙汉子,举手投足间都不难窥见来自草原的豪迈。作为办公室里年龄最相近的同事,他面面俱到的工作能力和诚恳自然的待人态度是我工作上学习的榜样。而在工作之余,他也是我们球场上的好搭档。“小黄,下班打球去啊”,这是我最期待听到的下班铃声。谁都知道,团体运动是融入一个集体最快的途径,一起流汗是兄弟友情加深的最佳方式。海燕姐,严谨细致,分毫必究的工作态度,让她在处理各类档案资料,数据表格时得心应手,也让她成了办公室里平日最忙碌的人。作为新人,很多时候我还只是能在一边观察学习,但大家的态度和热情让我明白,即使不是在野外参与实地工作,我们的工作也是不可或缺,我们在为全院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工作以来最让我难忘和震憾的是一次看到主任和一个年轻同事讲到她曾经历过的地质工作“一群地质人大声唱着歌,雄赳赳地冒雨回驻地”,这样的话从一个亲历者的口中说出和从电视上看到,给我的震动是截然不同的。我脑中不禁浮现这样令人感动的画面:一群风尘仆仆的地质人,手提肩扛着各种工具设备,在冰冷的雨中,一路且歌且行。这样的画面给人的感动就像冬日的暖阳,点亮自己也温暖他人。只有对地质工作的真切热爱,对心中理想的坚定信念,对脚下热土的深厚感情,才能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保持这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高昂斗志。现在的工作环境比起那时已有很大改善,但地质工作的性质,仍然要求地质人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在恶劣环境中挥汗,在国人视线之外,不惧辛苦,默默奉献。
       虽然才加入地勘院不到一个月,但在这样一个满载荣誉传统的队伍中,我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因为我骄傲的看到,时间的刻刀在地质人的身上进行的雕刻,不是模棱去角,让他们变得圆滑,而是越磨越利,使其更加坚韧。向一线地质工作者致敬。

    (本文作者系2012年新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