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职工作品 >
用心做事——记青年岗位能手侯海峰
来源:尚文娟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 浏览次数: 8468
侯海峰,现任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州分院副技术负责、菲律宾项目负责。自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其表现一直受到大家的认可。先后多次被评为二局、二勘院的“优秀团员”、“先进个人”、“岗位能手”。2011年还荣获了“中央企业岗位能手”称号。除了他稳重的性格、朴素的外表,我们还能看到的是他那颗做事用心的“心”。
做事用心是中国冶金地质的企业精神之一。要求我们每一位职工能用心做事。这一点侯海峰做到了。
“用心做事,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再提高”。这是侯海峰认为的。所以他总是认真学习、不断摸索、运用先进技术,例如MAPGIS数字制图、CAD、Adobe Photoshop、Surfer等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并在领导的支持下,多次为技术人员举办了MAPGIS数字制图、CAD、Adobe Photoshop专题讲座,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同时结合前人经验,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较好地结合新的技术方法,并与之运用,与同事合作探讨、深入钻研地质资料,充分了解新应用、新技术的可行性及效果。他还特别主张建立地质资料电子档案,加快地质资料的保存、使用效率和查阅速度。这些方面使得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用心寻找,踩着前人的脚印也会有新的发现。”这是侯海峰坚持的。这些年,他已经很好的完成了省内、省外、国外等多个地质项目的技术工作。作为××钨钼多金属矿、××银多金属矿、××铜多金属矿、××银多金属矿等矿区技术骨干,很好地参与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2005年3月到2006年1月间,他在中央财政项目《福建省福安××—周宁××矿带铜多金属矿普查》中担任技术骨干,负责野外地质填图,钻孔施工、编录,硐探施工、编录等工作。工作中结合以往地质资料,不断发现新信息、总结新规律,并及时用于指导找矿,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施工效果。提交了××、××、××、××等普查报告,并确定了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矿点。其中××银多金属矿已经转让,××铜多金属矿转让合作开发1000多万元。除此之外,他对这个矿区的实际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撰写了《福建××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和《福建××钨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等论文,并分别在知名刊物上发表。
“勇于在前,以一名共产党员为先锋起模范带头作用”。侯海峰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2010年地勘院西藏新立国调项目“西藏贡嘎县××一带铜钼矿调查评价总体设计”,他负责该项目的前期的部分设计,担任野外岩石化探项目组长,负责带队和生活、交通保障、资料综合整理等。按照国调项目新的规定,对1/1万野外岩石化探化探采用GPS定点并实行GPS航迹管理。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区“手持GPS航迹使用及管理” 制度,并在分院进行了专题讲座,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被确定为是西藏项目后续工作中的一项专门工作制度。当时工作区内还没有通电,经常要用手电来照明,为了保证工作的及时性,他坚持在当天工作结束后,在自己的床铺上,借助手电及时将项目组人员的手持GPS存储的航迹和采样点信息导入计算机中保存、打印、检查,实行当天专人确认、签字制度,认真检查、核对样品的记录、数量,以备后期工作检查,保障了项目工作的完整性、及时性,得到了院和西藏分院领导的赞赏,其工作成果在成都地调中心组织的检查中获得“优秀”。
在项目组刚开始进驻工作区时,有些化探路线长、地形起伏大,为了照顾其他年轻同志和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他主动承担了这些难而险的路线,并总对大家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大家心中、口中的‘大师兄’,理应把这些最苦最难的地方留给自己”。
“工作细心、严格要求、敢于创新”。2010年是地勘院青藏高原专项项目的结题年,因前期有大量的地质图件是原始编录纸制图件,需要对其进行图纸、数据矢量化,他向领导提出了建立整个工作区的统一坐标,也就是所有数据全部用绝对坐标来表达,即在每个独立项目中建立绝对坐标;在综合图件中就可以用对每个独立项目图件进行适当处理,可以整合工作区的所有数据图形,便于进行综合研究。他将历年来的全部野外地质点、工程点、地质图等进行认真检查,形成统一规范的格式,并对每个项目的图件进行矢量校正、整合,建立绝对坐标系。以此为依托,对以后的综合工作、科学理论研究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地质制图工作规范制度,为山南整装勘查工作提供了参照,得到了单位上下一致的认可。
有的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侯海峰是为了工作而用心。
“用心回味,苦也不苦了。”这是侯海峰笃定的事业。我不是他的同行,我没有去过野外矿区,所以我看不到他们曾经有过的感人瞬间。但我为了能进一步的去求证。我约他进行了一次网上聊天。他的网名叫馒头和石头,因为他身材较胖,我还和他开玩笑!下面是聊天记录的选段。
保持微笑(笔者):
你看馒头和石头都是圆咕隆咚的,这样叫着怎么能瘦呢?换面条好。
馒头与石头(侯海峰):
老地质人和我们现在新地质人,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去野外工作包里带的多是馒头,经过一天的辛苦了,采集了一包的标本或矿石,这就是一个地质人的成就。
不是有句老话讲“干一行爱一行”。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倜观” 它是一种积极的工作观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改造客观世界和实现自由王国的和谐统一。地质工作亦是如此。这也是时刻提醒、鞭策自己。
保持微笑(笔者):
辛苦时有没有怨恨过?
馒头与石头(侯海峰):
从高考报志愿时,从电视、影视上就看到了这个行业的辛苦,但同时也充满了荣誉。到现在为止,这份工作也是自己认可自己的,没有十分的辛苦和汗水,哪来一分的成就和快乐,不是吗?
保持微笑(笔者):
在矿区比较难忘的记忆有哪些?
馒头与石头(侯海峰):
比较难忘的应该还是在西藏,真正负责起一个项目的全部运作,感觉真的不一样。立项、设计、野外施工、资料整理,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不断的完善自己。尤其第一次走了7公里的山间冲沟,沟里面多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滚石,经常要跳来跳去,从3900米一路行进升高到5200米的地方,再回头看走过的路,再看看自己辛苦采集的化探样品,记录本的汗渍,衣服上的盐渍,感觉真的值了!”
如果说侯海峰的体态酷似馒头,那么他的分量却重似石头,他对待工作好比一块石头,掷地有声、掷地留痕。几句短聊,朴素的言语,我们看出了他对地质事业由衷的热爱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