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活动专栏 >西藏征文岁月 >文字报道 >

西藏记忆

来源:DZ12A16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浏览次数: 6672

打印

    有些事,时过境迁,仍记忆犹新;有些人,物是人非,仍难忘流年;有些声音,旷日经年,仍萦绕耳畔;有些画面,斗转星移,仍历历在目。自07年起,已经5次进出西藏,回首自己的西藏经历,记忆的碎片又一次重组。
                                   ——题 记
    人在路上
    2007年4月18日,十几个人,三部车组成的车队,从院出发,目的地西藏。这是我院进藏工作的第六个年头,经过前面五年的努力,已经小有成果,因此,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布置工作,测量队一行三人今年随队首次出征。
    经过前面几天的行驶,车队抵达格尔木,大部队将在这休整一天,养精蓄锐以迎接最后一段路程,也是最艰苦的一段路程。南方的四月已春风徐徐,草绿地翠,  四月的格尔木仍处于冬天,寒冷的天气,萧瑟的景象,城市的大街冷冷清清,光秃秃的树枝毫无生机,让人没有出门的欲望。在宾馆呆了一天后,第二天凌晨3点,大部队按照约定的时间悉数起床,这么早的时间,宾馆自然是没有早餐提供的,事先准备好的泡面成了今天前进的动力源,四点,“出发!”,随着常务副院长张建平的一声令下,车队在黎明前慢慢消失在薄雾里。
    车队驶出市区进入109国道,由于长时间的冰冻,道路坑坑洼洼,车行驶在上面如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所以尽管起了大早,却不会产生一点睡意。随着天渐渐明亮起来,外面的风景映入眼帘,枯黄的草地泛出一丝绿色,时不时看见一些动物在草地上奔跑,生命正在蠢蠢欲动。车上随即也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评论着,却冷不防听见一句“大家不要太激动,这是在高原,别等会反应大了给遣返回去啊”,大家一阵哄笑,然后归于平静。确实,这次跟随车队进藏的人员有超过一半都是首次进藏,所以大家还是比较严肃的对待。
    我也是第一次进藏的人员之一,因为平时锻炼还比较多,虽然担心,但更多的还是信心。然而天不遂人愿,车队从海拔接近3000米高度随行驶缓缓升高,经过几个小时不停前进,车队离唐古拉山口越来越近,自己开始慢慢有点胸闷,此时车里也一片寂静,可以清楚感觉到自己心脏跳动比往常快了许多,“他们也一样吧”,我这样安慰自己。中午的时候,车队即将抵达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行程最高点,车里的气氛又重新活跃了起来,因为车里大多数人还没到过这个高度,另一方面,过了山口海拔就开始缓缓降低了,因此,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车队停了下来,大家纷纷下车,拿出相机准备用图片记录下自己的“丰功伟绩”。我的反应并不好,在车里就感觉头特别沉,身体像醉汉一般瘫在座位上,好歹到这了,我还是走出了车门。这个号称“风雪仓库”的地方,脚刚一下地,就被摆了一道——因为腿上乏力一个趔趄,然而这才是个开始,后面的事让我始料未及,突然感觉眼前一白,什么也看不见,身体感觉有点不受控制,随时会倒下去一样,“我是不是快死了”,从未觉得死亡离我这么近。我极力控制住自己身体,好在大约1分钟之后,我的眼睛渐渐又看清了周围事物,“我又活过来了”,心理叨咕着。“阿敏,过来拍照啊”,“不了,你们拍吧”,我故作镇静,不想让人看出我有这么大反应,在车周围缓缓走了几步之后,随大家一起回到车里,
    继续向前进发。随着海拔逐渐降低,我的情况也慢慢好转,在晚上接近12点的样子,我们抵达目的地拉萨,头有点胀痛,思维还算清醒,因为车里空间有限,近乎一天的路程,全身酸痛,床,绝对是此刻的第一需求,其它的都是浮云。

    山外有山
    经过几天的休息调整,我和另外一个队员基本适应了高原环境,我们队长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他自到了西藏就一直头痛,晚上睡不好觉,一个晚上只能睡两、三小时,有时甚至通宵睡不着,整个脸部浮肿得像一个包子,眼睛也只剩一条缝。我们都劝他上医院去看看,他总是推脱,实在不行了才简单吸了回氧缓解下。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快一个月,队长才逐渐恢复过来。
    几天调整后,我们准备第一次上山作业,尽管我们极力劝说队长没适应过来,先不要上山,他仍然坚持要和我们一起上山。他不是党员,他的作风却胜似党员,我想支撑他的是一种精神,是那种奉献精神使他不甘在驻地休息,数十年的野外工作经历也让他不惧艰苦。第一次上山,我带着两个藏族同胞为一个组,他们帮我扛仪器,我们需要从接近4000米的高度爬到4750米的山包。起初我还不以为意,但当我往上山走了第一个五米之后,我就知道我错了,我气喘吁吁的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下。此后就这样走走停停,基本上都是走几步就站着缓口气,走一段就坐下来歇下,然后看着两个藏族兄弟在前面一边走,一边高声唱着歌,甚是惬意,可我感觉说话都耗费体力。就这样,经过差不多三个小时的煎熬,终于看见了山包,心里一阵狂喜,感觉这段痛苦的经历就快结束了,于是浑身充满了动力。半小时后就快到山包了,可是自己却失望了,因为到了山包才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山包,只是一个比较平缓山坡,山包还得继续往上爬,现实的体验了下传说中的“山外有山”。没有办法,咬牙继续坚持,经历了三、四个这样的“山包”之后,终于到了我们要找的地方,那感觉并不比买彩票中了500万差多少,扔下背包,在地上狠狠的躺了十来分钟,然后环视山包四周,一目千里,纯净的蓝天白云,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终于体验到了什么叫“一览众山小”,心情大好,苦和累瞬间就消失得没了踪影,只有一种感觉,叫做享受!

    两次遇险
    虽然已经快五月了,矿区的雪仍纷纷扰扰的下,一夜不见,第二天早上起来山沟里的驻地与一天前完全不一样,厚厚的白雪铺满了整个地面。尽管条件不是很好,我们仍按照计划准备上山。从驻地到矿区,几公里的山路,因为路面以石子为主,所以还算顺利的到了矿区。然而车刚到矿区就遇到了麻烦,矿区地面以枯草为主,车刚走一段就打滑,卡在一个小沟处,没办法,我们只能下车推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推出来之后却遇到了更大麻烦。由于是一段上坡路,车在向前行驶了一段后,在一个转弯处突然打滑失控,尽管师傅阿慈加足了油门,车仍然开始向坡下滑去,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三个队员条件反射似的,直接几步跨上去,从后面用力推着车,勉强把车控制下来。等车停下来后,我们几个缓过来才知道后怕,幸好当时车刚开始向后滑,速度比较慢,如果晚一点,车的速度起来了,可能我们都会被车带倒,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说这次遇险只是风险比较大的话,后面一次遇险则有点生死一线的意思了。早上上山的时候,天气相当好,朗朗阳光,晴空万里,对于野外工作来说再合适不过。然而西藏的天气变化像川剧里变脸一样,上山工作开展没多久,天气突变,温度骤降,大瓣大瓣的雪花开始飘然而下,像天女散花一般。作为欣赏着,这样的景象自然绝美,然而作为工作者,可就为难了。气温迅速下降到零度以下,以至于连测量仪器都“罢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收拾行当准备下山。
    大概半小时左右时间,我们到了山脚,出乎意料的是,地面本就为数不多的青草居然已被白雪所覆盖,丝毫不见踪影。将仪器装好车,准备回驻地,汽车启动,缓缓沿山路下行。由于地上已有积雪,师傅阿慈小心翼翼的向山下开去,就在快要顺利的到山下路面时,意外发生了,在过一个弯道时,汽车突然失控,开始打滑,向旁边的山沟滑去,本来热闹的车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庆幸的是,在阿慈的控制下,车在下滑过程中,转了720°后,终于还是停了下来,我们赶紧打开车门跳了下来。想想刚才的十几秒,对我们来说绝对是过得最慢的十几秒,坐在后排的同事心态还不错,“要真滑下去,你们还能跳车,我这边门都没有,想跳都跳不了啊”,阿慈接道:“再控制不住,我都准备跳车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几句话之后,刚才的事故似乎变成了故事。不过,剩下还有一小段才能到村道上,我们只好让阿慈“轻车从简”,我们则步行到路上再跟车回家。
   
    西藏观雾
    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神奇的地方自由神奇之处,你可以看到在画家笔下都不曾见过的蓝天白云,似乎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你也可以在一天之中经历四季,感受烈日和大雪反复来袭;然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次偶然。
西藏雨季的天气可谓变幻莫测,前一秒还风轻云淡,下一秒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再等你紧赶慢赶的下到山脚,太阳又发出耀眼的光芒,你总是被捉弄。
    七月底,由于工作需要进入矿区,而这个季节正值当地雨季,对于常年空气干燥的西藏而言,便显得弥足珍贵。由于矿区处于雅鲁藏布江附近,江上湿热的空气被风刮到山下,而山里地面温度较低,这些湿热空气迅速冷却并达到饱和,由此形成了雾。因此这让我有机会在接近八月的时候一睹西藏大雾这一神奇景象。
    当时,已处在半山腰,蓝天下飘着淡淡的云层,慵懒的太阳欲出还羞,躲在云后露出微微的光芒。忽一阵微风拂过,便见远处山沟已白雾弥漫,顺着风向,雾沿山沟缓缓而上,片刻功夫,已到达自己脚下的山沟。这回看得真切,雾白得妖娆,浓而不重,柔情似水,似刚摘下的棉花,恨不能一跃而上,深陷其中。雾很快铺满了整个山沟,如披在新娘身上的白纱,在风中翩翩起舞,更显风情万种。 
     雾越积越多,开始向山上蔓延,顿足功夫,雾已铺在脚下。此时对山沟的情况已目不能视、全然不清,只觉身在云天之上,令人心旷神怡。抬头远眺,对面的大山也为浓雾所罩,只留得重峦叠嶂在云雾之上。白雾作底、青草为衬、山顶突兀的怪石,如大师笔下的水墨山水一般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山顶也渐渐有薄雾萦绕,若隐若现的山峰让人欲罢不能,如人间仙境,更增添向往之心;又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只顾享受似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而无关身外。
      终于,浓雾把一切都包裹了起来,自己也如身处混沌之中,像盘古开天辟地前一般寂静。目光所及,只周围数米,心生压迫之感,只想逃出去,奈何人之所及、雾之所在,始终无法摆脱。
     临近中午时分,温度的升高让雾烟消云散,大地恢复了本来的面目,阳光重新活跃起来,远处的牛羊仍悠闲的享受他们的美食,似一切都没发生,恍若一梦,遗憾的是没有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观。

    感谢这些经历,增长我广阔的见识;感谢这些经历,赋予我独特的记忆;感谢这些经历,丰富我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