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

地质找矿,挺起工业脊梁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9日  浏览次数: 4254

打印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人均储量不足世界的1/4,且贫矿多、中小型矿山多,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供需矛盾突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施找矿行动。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地推动着地质找矿工作大步前进,一大批地质工作者走向高原、荒漠,以艰辛的努力“唤醒”了一个个“沉睡”的宝藏,一系列找矿成果挺起了工业的脊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青藏专项:圆了千年梦想 
  人物:张洪涛 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 
  “青藏专项的实施,填补了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质调查的空白,提出了全新的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和成矿理论,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谈到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很兴奋。 
  今年2月14日,“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集成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这个奖项的第一完成人,张洪涛代表大家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获奖感言。 
  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项目1999年拉开帷幕。张洪涛说,这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给了中国地质工作者一个圆梦的机遇。 
  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从事地质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0余年,其艰难困苦非常人能想象。“一次一位地质人员迷了路,只好一件件地烧自己的衣服,用火光引导救援者。零下10多度的天气,身上最后只剩下一条短裤,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 张洪涛说。 
  在西藏,地质人员学会了“凌空飞渡”,那就是利用滑索渡江。“底下是滔滔的江水,脑子里一片空白,像要死掉一样。”说起这些,张洪涛心有余悸。 
  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地质工作者拉网式地徒步穿越了昆仑—羌塘—冈底斯—喜马拉雅线路,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路线总长度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12圈。项目实施的10年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8亿元,每年有上万人次的地质工作者参战。 
  青藏专项取得了丰硕成果:填制了青藏高原177幅1∶25万数字化地质图,填补了我国地质调查最后一块空白区。同时,项目首创多岛弧盆系构造理论,攻克了长期悬而未决的一些地质理论难题。项目建立的陆缘增生—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区域成矿规律,在西藏圈定了五大矿产资源勘查基地。经测算,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9个大型矿山投产后,西藏GDP将至少增加400亿—500亿元,实现GDP总量翻番。 
  测绘人生:做中国自己的装备 
  人物:刘先林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这十年的主要成果在国产测绘装备的科研创新上:一是航空数码相机,一是激光建模测量车。”一谈起自己钟爱的测绘人生,低调的刘先林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激情四射。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被称为“测绘领域袁隆平”,正是他,把中国的航测技术从模拟时代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研制出精密航空测量仪器,许多外商漫天要价。刘先林不愿意受这样的“刺激”:“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测绘仪器,与国外产品一比高低!” 
  刘先林曾对新来院的年轻人发表这样的演说:“祝贺你们进入了地狱的大门!测绘科研的道路,就是寻找到一条走出地狱的道路。”这是他的亲身感受。 
  正是这样在“地狱”里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不停地探索,他找到了走出“地狱”之门的道路。那时,刚过40岁的他为了攻克拟合等高线函数的难关,夜以继日地写程序,结果一头黑发根根皆白。老伴当着外人的面抱怨他时,刘先林总是温和地微笑。他说,如果没有老伴,家里早乱成一团了。 
  几十年来,刘先林和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1984年,正射投影仪研制成功;1988年,数字化的JX—3解析测图仪研制成功;2005年,我国摄影测量大型仪器设备的国产设备使用率为95%……刘先林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们处在一个让中国人很骄傲的时代。我个人在这十年处于科技创新的顶峰阶段,觉得很欣慰、很幸运。” 
  瞄准海洋:开启战略资源宝库 
  人物:韩喜球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院研究员 
  白皙的皮肤、娟秀的脸庞、娇小的身材,这就是韩喜球。初次见面,很难将她与一位多次出海领衔大洋科考的首席科学家联系起来。 
  1993年,韩喜球来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转向全新的海洋地理研究领域。2002年—2005年,韩喜球应邀到德国基尔大学访问学习,4次参与德国的大洋科考。2005年韩喜球学成归国,也正是那一年,我国决定组织首次大洋环球科学考察,韩喜球成为首席科学家助理。 
  2007年,在我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的科考任务中,韩喜球作为第三航段的首席科学家担纲起指挥任务。随着科考船的起航,她也“驶”入公众的视野。“每次出海科考,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在茫茫大海上,一切困难都要靠自己去克服。” 
  她先后5次参加国外科研机构组织的科考航次,9次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大洋航次,航迹已遍及全球三大洋。频繁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使她把握住了海底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资源等国际海洋科研的前沿热点,成为权威专家。 
  2007年,她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海底“黑烟囱”,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2010年,她领航大洋第21航次第7航段时,又在西南印度洋脊发现多个热液活动区和一个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