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

探宝西昆仑——新疆地矿局地质二队采访纪实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浏览次数: 8834

打印

    巍巍昆仑,昂首西进,一头扎进《山海经》中奉为天柱的“不周山”——帕米尔高原。

  在这喜马拉雅、喀喇昆仑、昆仑、天山、兴都库什五大山脉汇聚的山结,在高寒缺氧、海拔四五千米、地势陡峭、切割极深的生命禁区,活跃着这样一支地质铁军:面对滑坡、雪崩、陡崖、急流等种种不可预知的凶险,他们用双脚,一步一步去验证航磁发现的异常;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人拉肩扛,竖起钻塔,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他们,就是在新疆358地质找矿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的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9月15日,本报走基层采访小组来到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驻地喀什,三天时间里,采访组深入海拔4620米的地质队营地,登上了海拔5200米的矿点,一路历经暴雨、骤雪、山洪、断路等“插曲”,亲身体验到了一线地质队员们的艰辛。地质二队的找矿成果让记者惊叹,而他们焕发出的“西昆仑精神”,更激发了记者对精神富矿的探寻。

  借公益先行东风,实现“当年飞行,当年查证,当年见矿”

  采访中,二大队的领导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起点,那就是2008年,新疆地质找矿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当年7月11日,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新疆重点成矿区带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快南疆三地州矿产资源勘查,提出“争取三年有好的眉目,五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八年有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的“358”找矿突破目标。

  根据协议,双方将开展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测量和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就在合作协议签署前的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万区调项目办公室就已与国土资源部航空遥感中心签订了西天山阿吾拉勒和东昆仑祁曼塔格地区1∶5万航磁测量合同。

  尽管这两个找矿靶区离喀喇昆仑山还十分遥远,但目光敏锐的第二地质大队领导班子马上由此及彼,看到了机遇。大队迅速作出反应:抢占先机,在本队发现并圈定的塔什库尔干—苏巴什磁铁矿成矿带,特别是赞坎铁矿外围最有希望的几个点上率先申请探矿权。

  不出所料,2008年3月,新疆地矿局与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启动了在西昆仑高寒山区1∶5万的高精度航空磁测项目。

  在项目飞行的两个月期间,早就苦于缺乏在高海拔、无人区先进勘查技术手段的大队长崔洪斌、总工冯昌荣天天关注天气预报,关注飞行进度。崔洪斌感慨:“如果用老办法进行地面磁法测量,要在峰谷纵横、四季白雪的喀喇昆仑,在一两个月之内完成上万平方公里的磁法测量任务,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6月中旬,根据勘查区航磁异常资料,结合以往的地质资料,二大队领导班子果断圈定叶里克与莫喀尔两处异常区,决定调集精兵强将,马上进行1:5万航磁异常查证!

  由于恶劣的天气,在西昆仑的工作时间每年最多只有四五个月。二大队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

  6月20日,被队员们誉为“喀喇昆仑山上最能跑”的“突击队长”石光辉被紧急召回,接受了异常查证任务。

  6月22日,由8名成员组成的查证小分队成立。

  6月25日,小分队到达塔什库尔干。

  6月28日,小分队在海拔4650米的赞坎达坂半山腰扎营,当夜,一场大雪压塌了帐篷。

  7月1日下午4时,石光辉在海拔4600米处发现了铁矿转石,半小时后,参加工作第三年的魏少波在海拔5100米发现第一处矿体露头。一直到当晚9点多,队员们共发现8处矿体露头。经随后几天的测量,该矿体宽60~80米,长约1200米。

  7月17日,小分队开始突击查证海拔5400米处的叶里克异常中心。

  8月6日,石光辉和维吾尔地质队员居来提骑牦牛进老井沟,发现两层出露宽30~70米,长数百米的磁铁矿体!

  同时,年武强分队通过磁法剖面检查,证实莫喀尔磁异常为规模较大的矿化异常,何立东分队也发现了塔哈布尔东段磁铁矿。

  至此,借公益先行东风,叶里克与莫喀尔异常区实现了“当年飞行,当年查证,当年见矿”!

  举全队之力,自筹资金修路上山,西昆仑找矿大丰收

  激动人心的找矿线索极大地鼓舞了二大队的地质队员们。但接下来他们又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要想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形切割强烈,常年积雪的西昆仑打钻,不修路就别想得到哪怕是一米的钻探进尺!

  当时,二大队的经济还非常紧张。刚还完地质工作低潮期欠下的债务,要上山钻探,光修路就需要五六百万元,而这就意味着,要押上全队的家底。

  “那时拿出那么多钱修路,压力是很大的。”虽已时隔几年,但当崔洪斌对记者说起这事时,表情依然不轻松。

  “但好在我们的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要想取得找矿突破,就必须敢冒风险!”经验丰富的二大队党委书记赵加洋说。

  2008年底,大队职代会一致通过,把找矿突破作为2009年和2010年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自筹资金800万元,修建赞坎铁矿通往莫喀尔、叶里克工区的道路。2010年,大队又自筹1000万元继续修路,同时组织13台钻机开始施工。

  为保证工期,按时开钻,副队长张春江坐镇叶里克找矿第一线,和项目负责郝延海身先士卒,发动项目和机台所有人员,用塑料编织袋人背肩扛,在冰面上垫出并夯实了半米多厚的沙土层,为的是在那里立塔开钻。

  “那一年,五个月里,我只下了两次山。这还是因为必须回队里去开会。其他很多同志,一直坚守在勘查区。”张春江说得很平淡。

  由副总工程师年武强带领的铁矿普查项目组,2009年6月5日上山,迅速开展了矿区1:1万磁法测量、矿区槽探及编录工作。而钻探施工人员克服了由于地温低导致钻孔结冰无法取样等重重困难,从7月10日第一台钻机进入工地,到10月5日,三台钻机共完成9个钻孔近3000米的施工任务,孔孔见矿!

  经过两年的预普查,第二地质大队在莫喀尔、叶里克两个勘查区共投入钻探工作量5000多米,修路35公里,莫喀尔铁矿初步估算铁矿石资源量1.6亿吨,叶里克铁矿初步估算资源量1亿吨以上,均达大型以上规模,加上已投入开发的赞坎铁矿,三个矿产地累计初步查明铁矿石资源量2.5亿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9年到2011年,在国土资源部整装勘查项目、新疆自治区“358”地勘基金项目的带动下,二大队通过控股、技术入股等不同合作形式,引进商业勘查资金,有力地推动了本队勘查项目全面开花,新发现铁、铜矿点10余处、铜铅锌矿化线索16处,圈出了13个铅锌银矿体。目前,位于西南天山的萨瓦亚尔顿金矿矿区普查-勘探项目新增金金属量约70吨,远景资源量超过200吨,有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超大型金矿;位于阿克陶县切北铁矿外围找矿概算新增铁矿储量6000万吨,远景资源量上亿吨……

  这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找矿成果,不仅为南疆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希望,也为新疆实现“358”地质找矿战略注入了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