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地质调查工作向十八大献礼系列报道之七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  浏览次数: 7442

打印

    十六大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有关单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多级、分布式、集群化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整合了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内容,向不同用户提供多模式资料数据服务,提高了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地质信息服务的范围从传统的地质、化工、煤炭、有色、核工业、地震、冶金等专业领域,逐步拓展到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农业、旅游业等更多服务领域,提高了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双保工程、抗震救灾、抗旱找水、扩大内需等方面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保障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地质资料信息化集群化建设快速推进 

  基本形成包括全国地质资料馆、省级地质资料馆、大区地质资料分馆等在内的多层次网络互连的覆盖全国的地质信息服务体系,地质信息储存量与服务量快速增长,地质信息服务对象日趋多元化、广泛化,地质信息服务实效日益增强。

  系统整理、加工了系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提供了多种原始数据资源的免费网络下载,实现了大规模提供实质性地质调查数据内容服务的网络化,为全面建设地质调查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提供了成功范例。

  建立的1:50万、1:250万、1:5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60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国岩石地层数据库、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岩心扫描图像库、岩石圈探测数据库、地下水资源及相关数据库、岩溶洞穴数据库、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地质同位素测试数据库、矿床地质数据库等,初步实现网上定制服务。

15种地质图及空间数据库公开提供社会使用

  2008年11月12日,在2008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地质调查与找矿新成果”专题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为进一步加大地质信息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力度,自即日起,为方便国内外的用户更大程度地享用公益性地质服务产品带来的便利和效益,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公布的1:20万、1:25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将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及1:20万水文地质数据库面向国内外公开提供使用。其中,1:5万比例尺的地质数据库,尚属首次公开发布;1:2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当前我国覆盖面最大、信息最全面、数据最权威的全国性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发布148幅 1:25万航磁系列图和836幅1:25万遥感影像图,公开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等。至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向社会公开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地学数据库达到15种。这些数据库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将可以公开的地质要素处理结果及图件提供用户使用。用户可以按照自己需求提出要求,由全国地质资料馆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处理,也可在全国地质资料馆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中自行处理, 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8000余种图文地质资料提供在线服务

  中国地质调查局继200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全文公开发布5000余种地质资料的基础上,2008年再次面向社会新发布3000种数字化的图文地质资料,并实现全文在线服务,供用户免费浏览、下载。截至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资料馆图文地质资料全文在线服务累计上网8000余种。用户可以通过登录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WWW.CGS.GOV.CN)、全国地质资料馆网站(WWW.NGAC.CN),方便地检索馆藏资料目录,浏览资料全文,下载数据产品。

  自200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资料馆已为国内外260多个用户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服务28万多幅。仅在2011年,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通过传统服务窗口为4万多人次提供了地质资料服务,提供地质资料利用达19万份次(332.4万件次)。2010年和2011年两年中, 累计有近1.5万种图文地质资料向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浏览服务,全国地质资料服务网站点击总量超过400万次。

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信息服务及时便捷

  目前,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信息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的数据能及时便捷地提供给社会使用。自2003年开始,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区划和降雨判据研究,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公众发布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范围、级别等信息,成功预报了“艾利”台风诱发福建、浙江地区滑坡等灾害,成效显著。中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建立了由2.4万个地下水监测点组成的监测网络,监控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基本控制了中国主要城市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诱发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区等,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数据库,管理近5000个点的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和水量等监测数据,987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的基本情况与水位动态曲线都能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查询。

资料服务在多领域作用显著

  在“双保”工作中, 全国地质资料馆主动将公共服务窗口前置到需求点,2011年共为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西气东输工程”等共计440个重大工程将建设项目提供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河南省充分利用现有馆藏地质资料,为建设项目选址提供压矿信息,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信息支撑,先后为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通道河南段改线等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确保了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顺利开工和建成。

  面对我国华北地区和江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严重干旱,全国地质资料馆及时在网站上发布《关于为华北地区和江淮流域抗旱救灾提供应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函》和《关于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抗旱找水提供应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函》,公布华北和江淮流域及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目录信息,建立抗旱救灾应急服务绿色通道免费提供服务。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的专家们及时升空作业, 连夜解译结果并派出专人携带赴川, 提供给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抗震救灾前线以及交通、水利、电信、环保、地震等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使用, 带去的资料光盘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立即被索取一空,成为有关方面指挥决策抗震救灾和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的重要科学依据。

  积极服务矿政管理和国家宏观决策。在完成163个重点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基础上,首次开展全国矿产卫片疑似违法图斑提取,全程支撑了部矿山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为深化卫片执法“一张图”工程奠定了基础。发挥技术优势,为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技术业务支撑。起草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和总体方案、《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等7项规划,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等重大专项的申报获得批准。编制完成并向部报送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评价》等9个专项申报方案。

  此外,全国地质资料馆正在进一步开展地质资料的清理工作,根据国家现行保密规定对馆藏地质资料逐件进行清理登记。对不属于保密范围的地质资料,将及时向社会提供公开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