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

创新人才培养 争当“领头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创新人才培养纪实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浏览次数: 8724

打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时代,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谁掌握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当前,我国的地质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计划纲要》。国土资源部提出了科技兴地战略规划,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新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新时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紧紧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示范建设,凸显专业特色,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创新人才。科学规划谋远略,创新发展赢未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战略研究,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推进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优秀人才成长环境

  近年来,地质所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的若干意见》,按照国家、部、局科技发展规划要求,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多措并举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科技帅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建立具有国际国内科技竞争力的优秀学术团队,创新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优秀人才成长环境。

  一是研究人才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

  地质所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研究,2008年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之后的几年间相继出台了青年科技人员奖励办法、黄汲清人才引聘计划、海外学者访问计划等一系列规划、制度和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所《科技发展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各研究室(中心)科技发展规划,地质所合理配置科技人力资源,坚持从实践中培养人才,坚持项目与科技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大项目机制为契机,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坚持人才培养国际化,充分利用国外良好的科技资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利用国内优秀科技资源和所科技人才培养相结合,发挥老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解决科技人才培养中的重大问题,调动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采取特殊举措,实施高端人才引聘。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是大势所趋。地质所领导班子用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完善的政策“揽得天下英才”,力争让各类人才有为有位。2010年,地质所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千人”引进计划,制定了黄汲清人才引聘计划,采用国际合作、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端科技人才,以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打造优秀创新团队。在制度上勇于创新,在国土资源部直属单位中首吃“螃蟹”,采取特殊政策吸引优秀学者来所工作,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引入人才的基本生活问题。目前,已经从美国、德国、法国、香港等地的研究机构引进2位黄汲清学者、3位黄汲清青年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和2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比利时籍的Marie-Luce Chevalier博士是“计划”实施以来引入的第一位“黄汲清人才”。自2010年到所工作以来,她全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积极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1项,参加地调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2项,多次赴新疆帕米尔、阿尔金,四川龙门山等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获得大量科研成果,并在国际著名SCI刊物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合作发表SCI论文多篇。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如何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竞争的开放型国际化人才,地质所积极搭台,加强国际合作,办国际化研究所。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多种方式,积极推进科研人员和学生进行国际流动,培养和提升他们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

  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海纳全球人才,推进国际科技交流。2010年成立前寒武纪国家研究中心,多次组织国际联合野外地质考察,每年邀请顶级专家来华集中讲学。近年来,依托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以及五国合作编图、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CP-SIDA600项目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吸引了一批国际著名专家来所开展工作或进行合作研究。著名外籍教授Nutman在所工作长达4年,Alfred Kroner、Paul Robinson等教授每年来所工作3个月。实施海外学者访问计划,每年都有3~5位国际专家来所开展短期和长期访问和合作研究及讲课。

  加速青年科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实施海外派出研修计划,优先资助45岁以下的年轻科技人员去海外研修,先后派出9人次,这些人员大多已经成为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中国地质调查青年英才。鼓励、支持和资助中青年科学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及在国内和国际组织中任职。很多中青年人才成为国际合作项目和重要课题负责人,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机构负责人,成为有影响的国际化人才,在国内外地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积极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国外良好的科技资源。与澳大利亚Curtin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克鲁兹分校、德国地学研究中心、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此外,发挥国家、部重点实验室和离子探针中心平台作用,向国内外开展人员培训。2011年,先后在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开展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培训,分析测试实验培训和分析仪器—电子探针分析实验培训。

  四是优化项目分配,改进评价体系,激发科研新动力;采取奖励措施,激励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坚持项目与科技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大项目机制为契机,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积极支持科学家策划、组织和申报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并力争创造有利条件,为复合型、综合性领军人才的出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一批中青年人才独立承担地调计划项目、工作项目,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成才的平台。通过用好基本科研业务费(所长基金),达到培养年轻人的目的。

  对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包括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国内外一流专家(院士)等人才,尽可能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和优惠政策。如,对上级评选的“杰青”、“百人计划”、“地质科技英才”等人员,给予科研经费支持,支持额度为20万元至50万元。

  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对成绩突出的青年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多年地质所青年基金获准数量和获准率远高于全国的平均资助率,在国土资源部名列第一。

  建立以学术和创新绩效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和学术发展模式。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使各层次人才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在国土资源部直属单位率先进行了绩效改革,提高一线广大年轻科研人员的待遇,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等生活实际困难,大大调动了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是创建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后备人才。

  积极与高校联合,先后与西北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台湾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签订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战略协议,加强研究生培养力度,提高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近年来,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地质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进站的博士后,地质所都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制定了博士后进站的条件和出站的要求,严把质量关,提高在站博士后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已引进在站博士后23名,他们或主持或参与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力量得到充实。

  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加强研究生野外技能的培训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地质所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思想觉悟高,具创新意识,可与国际接轨、复合型地学人才,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实践。采取配套和优惠政策,鼓励和要求年轻科研人员参加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增加野外实际工作能力,以培养一批熟知重要造山带和重要成矿带地质情况的区域地质专家和国内一流的区域地质调查人才。

  六是完善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促进人才成长。

  制定综合考核标准,完善考核评估制度,重点围绕科研人员承担项目情况,特别是在国家层面申请到的重大项目情况、获奖情况、成果发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如验收成绩、按期完成情况、预算完成情况等;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如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情况,国家重大项目的评审成员,高质量论文引用情况等;研究生培养质量,如研究生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情况、获奖情况等进行考评。

  注重在读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思想品德、财务制度和廉政方面的教育,培养年轻人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心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爱国奉献、追求真理、脚踏实地、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综合素质。

  通过上述人才计划的实施,地质所近年来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论文被引用次数连续多年位于全国科技单位前20名,是国土资源部唯一上榜的单位。

  通过创新团队建设,人才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和学科优势,基础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通过几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创新团队建设,地质所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培养见成效,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梯队建设不断完善。

  根据地质所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才规划,在新进毕业生时,坚持优先保证优势学科和急需发展学科的需求,使学科布局和人才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如,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是地质所的重要学科,但长期以来两个研究室人员比较匮乏,近两年,在人才引进方面所里向他们作了倾斜,研究力量得到充实,发展后劲明显加强。为支持大陆动力学研究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所里充分保证了该室人才引进的需求,有效保证了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成功。各研究室科技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大陆构造和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形成人才梯队,于去年获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资助;构造室、变质岩室、古生物室等人员得到充实,近年来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取得的科研成果逐年提升。

  目前,地质所现有职工233人,其中科研人员1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73人、副研究员43人,博士132人、硕士23人;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24名。

  如今,人才的优势正在转化为科研能力的优势,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学科优势,全所科技成果数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2005年至2012年,全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资金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304万元增加至2154万元,获资助项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4项,获资助率名列全国地学机构前茅。

  截至2011年12月,全所获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6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2项。自1981年以来,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110余部。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270余篇。在SCI收录地学论文数量高产机构排名统计中,连续3年在全国地学研究机构中居前10位。2005年至2011年,全所SCI检索论文总数达到590篇。其中,2011年的SCI检索论文总数达到125篇,全所论文发表总数达到228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10篇是由40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完成(第一作者),70篇由在读研究生完成。

  自1991年以来,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先后有4人获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和进步奖,3人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6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获黄汲清青年科技奖,14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10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和银锤奖,4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奖,4人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等。1997年以来,培养博士69名、硕士60名,他们或成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或成为国家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2000年以来,有4位与所长期合作的国外著名学者获得国际合作研究友谊奖。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新时期,地质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地质所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地质所现有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以及人才队伍结构与承担繁重的国家科技创新任务和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还不相适应,与建立国内外一流研究所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在国际、国内能够统领多学科研究,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的科技顶尖帅才缺乏,数量不足;中青年,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后备人才、技术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更需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有利于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建立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研究所,人才是核心。只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研究所。地质所领导班子认为,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科技人才培养中的重大问题,是建立一流创新研究所的当务之急;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各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放眼长远,培养造就青年英才任重道远,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需要统揽全局、细加谋划、奉力笃行。

  为此,地质所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为人才培养制定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近期目标是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基地长期规划,力争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为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行业培养出具备区域地质研究能力的人才。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优势学科中培养数支优秀科研梯队,培养出10~20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和帅才,培养20~30名国内一流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逐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团队。

  长远目标是逐步构建行业内合理的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结构,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再上新台阶,实现国内总体一流的人才队伍,为国家地质找矿突破立新功。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再上新台阶;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和培养机制,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良禽择木而栖”,科技人才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要靠创新体制机制去构建。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立足实践锻炼培养人才,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让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为此,地质所领导班子确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方面将是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突破点和创新点。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进一步发展人才引进培养战略,依据新的形式,合理制定新的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在黄汲清人才计划基础上,开展更高层次的高端人才招聘计划,如李四光人才招聘计划,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

  二是发挥行业项目优势,创造和谐文化环境。利用地质调查项目法人负责制的优势,落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项目机制(如三维地质调查与研究、地壳深部探测等重大项目),创新大项目负责人选拔制度,优化项目分配,通过大项目培养一批一流的综合性领军人才。

  三是提升国际领域影响,造就地域领军人才。在已有的国际合作平台和重大项目基础上,成立国际研究中心(如亚洲地质研究中心),重点培养一批在国际重要地域(如青藏高原、特提斯构造带、中亚造山带)有影响的国际化人才,增加在这些地域的话语权。

  四是结合地质所学科布局、科研能力、承担科研任务、对外合作研究等实际情况,做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长期规划。依托重点学科,构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围绕基础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培养与项目对接融合的“研、学、用”综合一体化培养模式,加速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与领军人才的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行业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通过大项目机制等有利措施,提高科研团队整体科研实力,在地质调查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引进杰出人才、搭建科研平台、完善学科体系、合理资源配制、加强业务培训和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地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