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

三代地质人共话“三光荣”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浏览次数: 6469

打印

    编者按
  今年是“三光荣”精神提出30周年。三十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投身到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行业,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长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三十年前的精神旗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地勘队伍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是否一如既往地飘扬在地质人的灵魂深处?本版特邀老、中、青三代地质人畅谈对“三光荣”精神的理解和情怀。 

  1  先锋:处于变革时代的他们坚持梦想,从未改变。“三光荣”在身体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那不单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三光荣”伴我走过艰辛而充实的路 

  □本报记者  周强 

  工龄和“三光荣”提出的时间一样长,这让燕建设很自豪。他说,感谢“三光荣”精神,陪我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充实的路。 

  “熊耳山中铁杆草,献身地质做尘泥。”1983年7月,刚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毕业,分配到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的燕建设,面对连绵不断的熊耳山群峰,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一年,地矿部提出了“三光荣”精神。燕建设动情地说道:“她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把这几句话作为座右铭,贴在了宿舍的墙上。” 

  他说,处于变革时代的我们心里有着一种豪情、一种梦想,不管日子多么艰难,都没有改变过。 

  曾经,在老乡带领下,他钻进一个老洞,采取了一组样品,进而发现含金地质体,拉开了该矿区进一步找矿的序幕。如今,在此矿区基础上建立的店房金矿已发展成洛阳市一个重要的黄金矿山企业。 

  曾经,他作为普查组长,带领六名新毕业的大中专生在嵩县牛头沟地区进行金矿普查。饿了,山泉就着馒头充饥,天黑了,找民房或牛棚凑合一晚;晚上睡觉的床,白天就是办公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他和同伴们查明了全区的基本地质成矿条件和主要矿脉的分布发育特征,并编写了该区的首份金矿普查报告。那年是1988年,他真正体会了什么叫“以艰苦奋斗为荣”。该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黄金生产基地。 

  曾经,有人说与他合伙开矿,因为他胸有“藏宝图”——1990年到1993年,他参加了河南省宽坪群、二朗坪群研究项目的后期科研工作和熊耳山南缘马超营断裂带构造特征、成矿条件及金矿预测研究项目的全部研究工作,为豫西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最终,来自外界的诱惑都被他拒绝了。他熟悉的人,有的做了商人,有的做了教授,而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他说,“三光荣”不单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随着一个个矿床的发现,他的信心越来越足,献身地质事业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近年来,在他的筹划和指导下,小秦岭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得到深化,“一街五巷三层楼”构造控矿模型建立,小秦岭金矿田所属的5个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共发现黄金资源量80余吨。他也逐步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干部,成长为专家型技术管理干部。多年来,他编写地质报告10部,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完成省部级及国家级项目立项申请书或设计10项。有关专家估算,经他参与或主持完成的项目,直接或潜在经济价值20多亿元。

  (燕建设,1962年生,河南省十大科技管理领军人物,河南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干一件事就应该把它干好,少讲些条件,多一些付出。” 

  我的理解很朴实,就是把事情做好 

  □通讯员  王 帅  本报记者  曹中夫 

  丹东市区内打成深2013米,水温52摄氏度,每小时63吨的医疗温泉,填补了丹东市区无温泉水的空白。当市领导听说机长李守铭坚守工地6个月时,称他是“三光荣”精神的现代楷模。被称作楷模,李守铭有点不好意思。他说:“咱没什么文化,可咱知道干一件事就应该把它干好,少讲些条件,多一些付出。做事就是这样的道理。” 

  今年54岁的李守铭是辽宁地质七队一名响当当的钻探机长:2008年,他领衔的机台在大台沟铁矿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中成功钻进2015.75米,创当年小口径钻探孔深的全国纪录,随后,他又在大台沟创造了连续七个2000米深孔零事故的纪录;2012年,李守铭带领机台在宽甸红石镇大久村石墨矿钻进时,创造了连续3个月单机月进尺超千米的成绩。 

  即将退休,可他的责任心并没有因此而减半分。因为丹东温泉项目是他们第一次使用石油钻机,谁都没有经验,李守铭就拿着小本和铅笔头记录:学习安装设备、学习怎么配置膨润土泥浆循环液、学习使用B型钳…… 

  时值七八月,正是东北最热的季节。李守铭晕倒了,连他自己都以为是中暑,被抬回宿舍休息。第二次晕倒被送往医院检查时,才知道是高压眩晕症,需要住院休息。李守铭却跟医生讨价还价起来:“白天要上班,我晚上来扎针行不行?” 

  因为施工地表是沙层,根本挖不出坑。扎吊针的时候,李守铭就在合计这件事。最后,他提议做铁皮沉箱。先把沉箱固定在地上,用锤子砸向土里,再挖箱子里的沙土。没想到地表水系太发达,没到20厘米深就见水,用5个大功率的水泵同时抽水也丝毫没有抽净的趋势。不得已,李守铭与公司经理商量,在坑挖后,又做了一个长8米、宽4米、高1.5米的铁皮箱放在沉箱内部。整整七天,泥浆坑才整理完毕。 

  工地离家只有20分钟的车程。可他仅有的一次回家是为了取药,妻子把药送到楼下,他连家门都没进。他还拒绝住在离工地较远的民房宿舍,每天都守在离机台不过200米的板房办公室里。他说,听着钻机的轰鸣心里踏实。 

  一天夜里,李守铭感觉钻机声音不对,就急忙到机台查看情况,发现泵压表数值不对,可钻进还很正常。他坚信自己的判断,让值班班长把钻杆升上来检查。当升到500多米时,发现钻杆有一处漏眼。他的警惕和经验避免了孔内事故的发生。 

  平时由于在机台工作,钻探人员衣服穿得不是很整洁。可来看井的人越来越多,李守铭就挑了件平时很少穿的夹克换上,为大家讲讲打井经过,看到有人关注钻探工人,还肯定自己的工作,他打心眼里高兴。 

  (李守铭,54岁,辽宁地质七队钻探机长。) 

  2  中坚:紧跟地质工作复苏的脚步,作为幸运的一代,他们因喜爱而入行,因崇拜而成长,因责任而传授,也因珍惜而更加热爱。 

  “‘三光荣’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也需要我们来传承。” 

  要传统也要创新 

  □特约记者  张 琰  通讯员  李志廉 

  小时候,从父亲带回家包着冰糖的报纸上,第一次知道了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彭加木,了解了他的事迹。在儿时的石玉君看来,地质工作者能研究几千万年前的矿石,多么光荣和伟大。 

  1994年3月,乌鲁木齐开往喀什的班车上,几个年轻人,对茫茫戈壁和绵延雪山充满了惊奇。石玉君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赣州地质学校学习,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投身与大山为伍的行业。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成长为地质二队地质找矿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石玉君多年来认真研究西南天山和西昆仑地区的资源潜力,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地质资料,同事们都笑他把资料室搬进了办公室。孜孜以求终有成,叶里克铁矿、希尔布力铁矿、塔哈西铁矿、塔辖尔铁矿点初步取得进展。2010年,他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并于2012年被提拔为大队副队长。 

  刚工作的时候,石玉君认真细致,图画得很好,项目所有图件整理工作都由他来承担。到了晚上,同伴的鼾声和一根根蜡烛伴着石玉君度过了野外的无数个夜晚。石玉君说:“整理资料、画图的工作虽然辛苦,却让我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从1998年起,石玉君开始负责项目综合整理以及报告的编写和出版工作,通过学习和钻研,成了队上二次资料开发的专家。石玉君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室内技术资料整理是找矿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大量资料的汇聚有利于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提高对找矿的认识,探索出成矿规律,继续指导找矿。 

  石玉君动情地说道:“‘三光荣’精神从我干地质第一天起,就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们也有义务把她传承下去。”同时,石玉君认为,新时期的找矿工作对地质队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靠吃苦耐劳的老传统是不够的,还要有创新精神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这一点要向年轻人学习,然后把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传授给他们。 

  “当然,我们自己也不能停止学习,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经验才能转换成更有价值的信息。”他业余时间多半都放在钻研学习上。上世纪90年代末期,机算机制图技术开始推广应用,石玉君买来书籍自学,没多久就成了单位上的机算机能手,并且独自摸索掌握了MPGIS制图软件。2000年初,他负责组建了数字化制图室,培训了一批机算机制图员,提高了绘图质量和速度。 

  (石玉君,1971年生,地质矿产工程师,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副队长。) 

  “我并不觉得有多艰苦,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每一次的野外工作都是对生命的丰富。” 

  献身地质是一种信念 

  □通讯员胡月芳 

  “献身地质,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态度,没有正确的态度,就没有工作的动力和激情。”他这样理解“三光荣”精神,也是这样告诉比自己年轻的地质队员的。 

  新世纪,“80后”、“90后”年轻人陆续登上地质找矿的舞台。作为在优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享有更为优良的教育资源的一代,他也屡次被问,为何不选择那些经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的行业,却选择了风里来雨里去,与寂寞、孤独为伍的地勘行业?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回答:“因为喜欢。而且我并不觉得有多艰苦。在大自然中工作、向前辈们学习、找到矿后的喜悦,都让我快乐。我的生活总是充满新鲜感的。” 

  五年前,刚刚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来到了安徽省物化探院,五年来奔走在野外各个工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累并幸福着”。他说:“从业以来,我一直很受‘宠’,从怎么处理野外工作事件,如何保护自身和仪器的安全到如何进行资料的处理解释,总有人为我指点迷津。” 

  2010年初,西南大旱,他被派往云南找水。他说:“那次找水,全国各地专家云集,对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当地地质专家以及同行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自己定下的井位一个个出了清水,当地百姓给我戴上了大红花,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因为没有地质资料,刚开始,他们废寝忘食,常常工作到午夜一两点解译资料。尤其是在抵达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义广哨的第二天,他们做了三条剖面,不断测试、重复、总结,在周而复始地判定与自我否定中,最后找出断裂构造位置并定下井位。记得当年回来,他们都脱了几层皮,但眉飞色舞地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次技术的展示产生了市场效应,院里成功地为华东冶金局一个地质队找水突击队探测了一个地下溶洞,他们对我们的物探技术充满信心,说他们单位不少物探工作项目将与我们合作。” 

  他说:“五年是一个很大的历程,单位新进了不少新面孔,我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半个‘老人’了,我也是在己所能及的方面去引导他们。被‘帮’、被‘带’是一种幸福,‘帮’、‘带’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时代在发展进步,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按照过去的方式、过去的概念工作,要讲究科学和高效。”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当单位有新仪器新设备到了,他会主动要求领导给他机会去学习去研究。对于EH4是如此,对于GMS-07e张量可控源大地电磁系统也是如此。“有一种东西一旦得到就很难失去,那就是经历。与其去抱怨辛苦,还不如去珍惜,珍惜会让你热爱它。每一次的野外工作都是对生命的一次丰富。多思考,多总结,你会比别人掌握的更多。” 

  (廖圣柱,1980年生,安徽物化探院物探分院副院长。) 

  3  新锐:长在春天里,梦想和兴趣驱使他们选择地质,“三光荣”是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新一代地质人除了继承“三光荣”精神,还要发扬“快乐地质”的精神。 

  做一名快乐的地质人 

  □通讯员韩榕 

  陈根认为,新一代地质人除了继承、延续其所代表的“艰苦、忍耐、历练、奉献”含义外,还要发扬“快乐地质”的精神。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在陈根看来除了以“奉献”为主题外,还应添加“能成长”,出成果才能说明问题。2004年,刚走出大学校园的陈根很快就发现空有梦想和激情是不行的。面对现实的地质工作,胸怀地质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的他总感觉懵懵懂懂,处理工作总是知道一点却又不敢果断拿主意。有一次因为钻探工作进展不顺,陈根受到合作方严厉的批评。他觉得非常委屈,后来想通了,不懂不能成为干不好工作的借口。陈根开始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项目负责人后,针对项目组都是年轻同志的情况,要求大家多拍照片、多敲标本,拿回营地共同研究,有一次,还专门打电话回院请教,不知不觉通话80多分钟。 

  “以找矿立功为荣”,在陈根看来除了以“奋斗目标”为主题外,还应添加“能担当”。2012年陈根负责承担的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玛铅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工作区平均海拔5100米左右,地形陡峭自然条件恶劣,每天往返需5个小时。项目组8名年轻的“80后”地质队员取得了较好的找矿发现。每一次采完样,队员们稍微走快一点就喘不过气来,仍争着往自己的包里多塞几块样品。此情、此景,感动着陈根,因为他看到一个个懂得担当的地质人。 

  “以艰苦奋斗为荣”,陈根认为除了以“展现创业精神”为主题外,还应添加“能面对”,能面对地质工作的跋山涉水和撇家舍业。陈根说,他对家庭有很多亏欠。儿子出生一个月,他便出野外了,当他再次见到儿子时,孩子已经一岁了。 

  陈根坦言,人是必须要有精神的,但不是全靠精神就能开展工作,外部环境和帮扶更是非常重要。川核地调院正视并重视了这一点。在待遇规定方面,院里所有待遇大幅度向野外地质队员倾斜,院部会时不时地向家属了解情况,并在“三八”、“迎新年”等活动中,邀请家属共同参与。 

  陈根认为,只要有好的环境、好的制度关爱呵护地质队员,自己再调整好心态、端正工作态度,就能做一名快乐的地质人,让“三光荣”精神永远开花结果。 

  (陈根,1982年生,四川省核工业地地质质调调查查院院项项目目负负责责人人。。)) 

  我想找大矿、富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想一毕业就丢了专业,等老了再去后悔。 

  坚持专业和兴趣,不给青春留遗憾 

  □特约记者  周华 

  签订就业协议书的那天,宋晓栋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欢呼,随后便打包行李,直奔江西来了。因为教科书上很多技术和理论来自江西的找矿实践,他希望所学专业知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应用。 

  第一次见到宋晓栋,是在我的婚礼上。别人光鲜亮丽,细皮嫩肉,他却满面灰尘,看大家都在看他,憨憨一笑,抓抓头说,不好意思啊,刚从矿山上下来。 

  好久没有联系,一个电话打过去,里面传来的声音不对劲,一问得知,他正在上饶弋阳的横峰宏源矿区做土壤化探,上山后,感冒发烧了。我催他赶紧去看一看医生,他说,一点小感冒而已,没事,何况现在矿区正收尾呢,走不开,等过几天就好了。说话间,电话就断线了,没办法,基本每次打电话他都在山沟里,信号时断时续。 

  上大学的时候,他专业课门门优秀,毕业后这些年,宋晓栋认真的态度没有变,先后在银海矿业公司学习选矿,学习厂区流程,进行生产实验,操作铅锌矿的浮选,后来又参与了象鼻山、梨子坑(铅锌矿)、万年雄岭、德兴张家坂(铜金矿)铅山双河锰矿等矿区的化探工作,还参与了在铁山塘里测区、铁山蔡家坪测区、乐平谷口测区、德兴先告山矿区等多个矿区的物探电法测量,还负责了德兴直源矿区、玉山风凉坑、德兴前山富足洋、横峰宏源等矿区的土壤化探工作,前后参与了近30个矿区的野外工作与报告编写。 

  宋晓栋是内蒙古人,性格开朗随和,唯独在工作这件事情上与家人杠上了。家境富足的他完全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如今他却离家几千公里,白白胖胖的大小伙一年就变成了黑炭,自己家里的产业也没人继承。父母又心疼又着急,家里的亲戚也纷纷劝说他回家。朋友常开他玩笑,说他是内蒙古的“富二代”来支援江西找矿了,而且直接援建到山沟里了。他总是笑一笑说,趁着现在我还年轻,还能艰苦奋斗的时候赶紧努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都不算什么,我学的专业派上用场了,再苦再累心里也骄傲。我想找大矿、富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想一毕业就丢了专业,等老了再后悔。 

  (宋晓栋,1986年生,赣东北队化探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