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余健英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浏览次数: 238
2020年,第二地勘院积极响应总局提出的建设“一流地质企业”、打造“一流绿色资源环境服务商”的战略目标,成立了生态环境部。面对地勘产业转型的艰巨任务,生态环境部主动适应市场发展方向,以科技为翼,翱翔新领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与长足发展,成功转型为绿色资源环境服务商的先行者。
科研项目 扬帆启航
当刚成立的生态环境部正在思考如何将地勘单位的专业优势转化为绿色资源环境服务的崭新动能,如何在这片新领域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时,总局科研项目“功能性矿物联合生物强化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研究及示范”(以下简称“治理黑臭水体项目”)成功落地,生态环境部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前进的方向。通过实施该科研项目,不仅培养了一支生态环境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并且随着科研的深入,更是让团队逐渐意识到功能性矿物与微生物的联合应用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同样具有巨大潜力。于是,他们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申报了省科技厅的“功能性矿物联合微生物铅污染土壤治理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省科技厅项目”)。迈开的这一步,不仅展现了团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更标志着他们正式吹响了向土壤环境领域转型的号角。
环境市场 初试锋芒
这一科研项目为生态环境部带来了宝贵的技术支持,更为他们打开了环境服务市场的大门。在治理黑臭水体项目的加持下,他们迅速在环境领域崭露头角。2020年底,第二地勘院成功跻身“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推荐名录”,他们也顺势承接了福建省很多地方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其中,福州三江口樟岚出让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因是福州市首个监督检查调查的地块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方案编制到现场采样及检测分析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及仓山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之下,被严格监督检查。生态环境部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坚韧不拔的工作态度,稳扎稳打地推进着项目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了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顺利完成验收。正是这份执着与专注,让他们在业内日渐站稳脚跟,并赢得了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的认可,使得团队中的多名高级工程师跻身福建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及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库之列。
在环境市场初试锋芒,他们谋创新,也讲传承。继续深耕环境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生态环境部凭借科研项目积累的先进科技成果和专业团队,参与了福州高新区黑臭水体调研,提出的治理技术、构建自净化理念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桐南村进行实践后,更是得到福州高新区管委会领导的广泛赞誉。这也助力了第二地勘院入围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壤评估机构,并且承揽了该区全年项目的实施。这是对他们走绿色转型之路的支持,更是对成果转化的高度认可。同时,在环保领域的科研转化成就,也让他们赢得了各地政府的青睐,纷至沓来的邀请让他们肩负起策划申报重要项目的重任。他们不负众望,以科研成果为基石,为福清、尤溪、武平、漳平、连城、顺昌等地策划申报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项目,助力地方资金难题的解决,这也成为他们持续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最佳诠释。
农业地质 转型探索
在依靠科技创新取得环境市场初步成功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农业地质领域,开始涉猎农耕地安全利用项目。没有业绩就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先借外力以增加业绩。他们深知,要实现真正的转型,必须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前期他们“借鸡生蛋”,2020年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中标顺昌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这也是他们涉猎农业领域的第一个农耕地安全利用项目,2021年底顺利验收。至此,他们积累了经验、业绩,顺利打开了农业地质领域的市场,先后顺利中标实施霞浦县、仙游县、沙县区等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
在福建省多地的农耕地安全利用项目的实践,为他们在土壤环境和农业地质领域的转型之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突破,前期科研立项及成果作为在竞标过程的关键加分项,为他们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漳平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2022-2023年)”的成功落地就是这条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党建、技术质量、科技创新及安全贯穿于项目始终,以“党建融合为舵,技术质量为基,科技创新为帆,安全生产为锚”,精心构建党建、质量、安全及科技创新台账,试验数据翔实可靠,屡获省市农业农村及生态环境部门现场检查时的肯定和表扬,并成为龙岩市其他县区观摩示范项目,这也充分展现了他们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领域的实力。
凭借上述在土壤环境和农业地质领域取得的丰厚业绩,第二地勘院再次顺利入选“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表层土壤外业调查采样机构”,他们承接了霞浦县、永定区、古田县、漳平市、涵江区等五地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及检测服务采购项目”。随着各县三普项目相继传来验收通过的好消息,这些项目也荣获了各地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颁发的“优秀”等次。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和实施不仅为单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同时更加坚定了市场开拓的信心。
科技创新 持续助力
这些成绩没有让他们停下脚步,他们在连续多年来持续深耕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中不断思考如何从“执行者”变成“设计者”,以往他们按照实施方案完成具体的内容,但后来他们在执行过程中有意识地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土壤样本,分析污染状况,他们聚焦农用地粮食安全,瞄准耕地保护方向,对农耕地污染现状以及现有钝化修复技术的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前期成功申报实施省科技厅项目中的一些基础室内实践探索,他们向总局提出了更加全面的研发思路,申报的科研项目“改性牡蛎壳联合微生物强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与示范”不仅获得了总局的认同,还得到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以尤溪县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为载体,为单位实施该项目田间示范试验提供了配套资金。同时,为了不断深耕该领域,他们还联合福州大学共同成立了“福州大学冶金地质土壤综合修复治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还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取得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尤溪县被农业农村部选为2023-2025年耕地酸化治理的试点县,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生态环境部成功中标实施尤溪县耕地酸化治理项目,计划将合作研发的产品进行田间试验,集中连片推广应用较为成熟的调酸改土综合治理技术模式。通过正在实施的项目,打造出一批综合施策样板田,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推进机制,为更多的地区提供治理土壤的宝贵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二地勘院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耕土壤环境和农业地质领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更多地区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服务。同时,该院将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团队实力,为实现打造“双一流”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